分类:其他艺术欣赏   阅读:

  “没有烧瓷的主要原料一瓷土及其所用的燃料(木材与煤)等自然条件是无法建窑烧瓷的”。这句话是一完整的概念,是对的,是绝对条件,也是烧造陶瓷这一事物的共性。“陶瓷是火与土的艺术”是人所共知的常识。

  偷换概念是在思维和辩论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的违反同一律的逻辑要求,用一个概念去代换另一个不同的概念而产生的逻辑错误,是一种常见的诡辩手法。其表现为任意改变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之变成另一个概念。

  李先生正是任意改变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之变成另一个概念的。他将窑址离瓷土与燃料“近”变成了“有”瓷土与燃料,窑址离瓷土与燃料“远”变成了没有瓷土与燃料。“远”与“近”与“有没有”是两个概念,李先生把其混淆在一起,使“有没有”变成了“远与近”。

  远与近,是个成本问题。近了,运输费用低;远了,运输成本高。而有没有,是个烧成烧不成瓷的问题,这两件事,怎能混为一谈呢?共性指不同事物的普遍性质,个性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质;每一件事物,都有着共性,又有着个性。共性是绝对的,个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共性,决定于事物的基本性质,个性揭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有没有”是事物的共性,“远与近”,表现的是事物的个性。

  相对与绝对是一事物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重属性。相对,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有限的;绝对是指无条件的,永恒的,无限的。“有没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因为没有瓷土与燃料是烧不出陶瓷的。而距离这些条件的远与近,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有限的。这两者的关系是不可以混淆的,抹杀事物所固有的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是一种片面性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

  可以这样讲,只要有人出钱,只要有这个需要,在河南境内,乃至全国境内,都可以开设窑场。

  众所周知,珐瑯彩瓷器产自北京皇宫内,虽说白釉素胎来自景德镇,但釉上低温彩绘是需要入窑烧制的。这里陶瓷产生的两个必要条件缺乏一项——即燃料。可谓“有土无火”。怎么办?花钱买来就是了嘛。

  京广线的尽头生产一种瓷器叫“广彩”,条件更恶劣,可谓离瓷土与燃料最远,但丝毫没有影响其产品的烧制。没有“火与土”是烧不出陶瓷的,而获取“火与土”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这是两个不容混淆的概念。

  李辉柄先生的“京师即朝廷”说,笔者不想过多评论。对于“京师”为何物?从古至今有多种认识。李先生之说,只不过是众多说法中比较冷僻的一种,作为一家之言是可以存在的。但若作为“唯一正确”的解释的话,那就基本属于“瞎掰”“硬拗”之类了。

  1996年,以“两宫瓷器”一书为代表的划分“清宫旧藏”宋代瓷器的方法是荒唐的,在今日看来,几近笑柄。

  二零一零年

  2010年,故宫博物院召开了“宋代官窑及官窑制度国际学术研究会”。此次会议“推陈出新”。推陈者,以往的提法不提了;出新者,引入了科学检测手段。陈丽华副院长指出:在宋代官窑瓷器研究中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古陶瓷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们,而事实证明单靠社会科学很难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借助于自然科学手段,走多学科研究的路子。

  这是一次重要的会议,它标志着北宋官窑瓷器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传统的眼学遇到了瓶颈,人体器官所能感受的陶瓷世界,仅仅是陶瓷的一部分,还有许多是我们直接的人体器官感受不到的。流传了多年的“望闻问切”手法,尽管有着繁多华丽的形容词作支撑,但解决不了宋官窑瓷器的前世来源。时代要求学者们必须进入宋官窑瓷器的另一部分未知世界:数词与量词组成的“化验单”式的数据领域。

  武佩圣(美国国务院富布莱特学者)的文章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令人最难以捉摸的,便是所谓的两宋官窑。因为宋金时期的汝、定、钧诸窑产品以及元、明、清三朝的瓷器,无论在器物的胎、釉、造型,还是装饰上,都有其特殊的风貌,能够为人们熟识。而北宋官窑由于窑址至今未能找到,故对其产品究竟为何?使人颇有镜花水月的感觉。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


上一篇:盘点去年在日本展出的中国文物|文物|孤品

下一篇:古玩艺术品鉴定众生相 杨卫忠和他的定古楼|杨卫忠|古玩|鉴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