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晋佛像篆刻
▲唐晋佛像篆刻 宋富盛 题跋
多年前,
去云冈,
在一尊大佛下站立久久,
依然听见那个工匠凿石之声在响,
与念佛之声无有分别。
一凿,
一锤,
一辈子,
从石头里请佛现身。
我无语。
也不敢惊动。
观唐晋佛像印,
亦如是。
夜深。
焚香。
净手。
不思。
敬刻。
念佛。
他说,
“绝大多数精美的造像和壁画,
没有作者名字留下来,
这种个体价值,
完全彻底地让位甚至牺牲丢弃的无我境界,
触动我们内心的反思”。
他说,
“我所做的,
就是向所有无名工匠致敬,
并努力争取忝列其中。”
是故,
便有,
般若之旅,
云上之心。
——自诗人石头文章《绚烂至深即寂静》
云上之心 唐晋佛像篆刻展
云冈美术馆 。 七月
唐晋|云上之心:在所有细节之间所藏着的浩瀚
李朝霞
学者、画家、艺术博士
从佛相到心相
古人有所谓画品如人品,中国绘画历来强调画外功,对从艺之人的人格修炼格外重视。绘画是画者内心情感与修为的外化。古代艺术家能有大成就者无不是文化修养深厚之人,且大都是诗、书、画、印皆精通者。而文化修养的提高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唐晋多年以来游历全国名山大川,造访各处文物古迹,通览各地博物造像。而且他生长于宗教文化浓郁的三晋大地,长期的耳濡目染,在很早就写出《玄奘》等长篇小说和大量的诗歌作品,这些都为他创作佛像篆刻做了厚实的铺垫。佛教的各类人物形象似乎早就刻在了他的心里,现在只不过是换了种形式表现了出来。
▲唐晋佛像篆刻 郭存魁 题跋
众所周知,在中国画的分科中人物画最难,因为有太多造型的要求,但这在唐晋手里并未形成多大阻碍。人物画从魏晋时期就有“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的品评标准,神态的到位是其一贯的高要求。唐晋丰厚的文学修养使得他对佛教文化以及人物形象的感悟能力超乎常人。应该说他是先有了对人物神态的胸有成竹,然后再有形象的具体呈现,“神性”始终是他雕刻形象的统领。
我们知道,技术、造型等外在的知识是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获得,然而对于人物神韵的表达以及画面意境的呈现却非短期可以达到。理解了这一层,在看到唐晋雕刻出上千枚佛像篆刻艺术作品时就能大致明了。这是单纯追求技巧所难以达到的。由此想到今日我们的美术教育,多重技巧的训练而轻文化的熏陶,所以艺术专业院校每年培养成千上万的学生,但是难有大成就之人,其中文化修养的欠缺应是主要的原因之一。文化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艺术作品的高下,学养达到了,有些外在的问题会迎刃而解。
下一篇:《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器物是否忠于唐代天宝年间|长安十二时辰|器物|唐代
- 海伦·弗兰肯特尔的抽象艺术,是抒情的大自然意向
- 清代卧鹿形铜水盂鉴赏|水盂|文房
- 大英博物馆藏中国元明时期雕漆盘鉴赏
- 广饶宋代墓葬出土陶瓷器品赏
- 台北故宫古画动漫讲述明代皇帝骑马出京与坐船还宫|台北故宫
- 南宋吉州窑黑釉木叶纹盏欣赏
- 汉代彩绘坐俑形陶灯欣赏
- 古诗中的汉代七子镜
- 光绪御窑厂画师许品衡作粉彩果盘欣赏
- 《兰亭序》值多少钱 明代售价:五百五十金|书法
- 和田玉收藏容易进入的误区|和田玉|收藏
- 在明代中国人怎样见到日本的文物|文物|艺术品
- 日本绘画对晚明“没骨山水”的影响|董其昌|山水|绘画
- 丰子恺的画为何总让人感觉亲近又疏远|丰子恺|水墨画
- 解密广州宝藏:清代珠江版“清明上河图”|珠江|清明上河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