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数情况下,我们看到一些伪造的佛像,大多会在图像上露出马脚,要么手印不对,要么装饰错误,或画蛇添足,或标新立异,背离佛像图像仪轨。因为造假者大多自身素质不高,以赢利为目的,只懂得一些雕造技法,而不懂造像仪轨,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也就在所难免。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要从图像上找出破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鉴定者掌握非常丰富的图像知识,对佛像的宗教性特征和象征意义也要有充分的认识。这方面往往是佛像爱好者和收藏者感到最头疼的事。但这方面又的确没有什么捷径可走,需要我们按照一定的规律去慢慢学习积累。
▲唐 铜镀金观音菩萨像 高15.2厘米 日本新田氏旧藏 ▲现代仿唐 铜镀金观音菩萨像造像工艺的辨伪
造像工艺对于辨伪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工艺主要指制作技法。佛像的材质不同,制作技法各异。如金铜造像就包含有选材、铸造、施金、镶嵌和封藏等多种工艺;木雕造像有彩绘和施金等工艺;陶瓷造像有制坯、烧造等工艺;夹纻造像有髹漆、彩绘等工艺,等等。
对不同材质的工艺特点,我们首先都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同时更要对各种工艺的时代和地区特性,以及艺术表现有充分、全面的认识,要了解其普遍性,更要掌握其特殊性。
如金铜造像的用材,在中原地区的辽宋以前,一般造像都用青铜(铜锡铅合金),颜色发红,而辽宋以后多为黄铜(铜锡铅锌合金);西藏中部地区历史上习惯用红铜,而在西藏西部地区多用黄铜。
再如金铜造像的镶嵌工艺,在中原地区主要流行于清代,用于表现佛像的衣纹;在西藏地区自始至终都有流行,而早期和晚期尤为突出,早期主要流行于藏西地区,习惯用银嵌眼珠,用红铜镶嵌衣纹,晚期主要流行于一些仿古风格造像上,一般用银和红铜镶嵌衣纹。
还有如施金,历史上主要有两种施金技法:一种是镀金,属热处理技法;一种是泥金(又称漆金),属于冷处理技法。这两种施金技法历史上在西藏和中原地区都很流行,而且在流行的时间和地域上也都有一定的规律性。
在西藏地区,早期造像、藏西地区造像和晚期的仿古造像,都习惯在面部泥金,身上不施金,而其他时间和地区普遍流行全身镀金之法。
在中原地区,早期造像普遍采用镀金技法,而泥金主要流行于明清时期,如清代宫廷“六品佛楼”中的造像“鎏肉不鎏衣”,采用的就是泥金技法。
佛像的封底也是一种工艺,主要流行于藏传佛像中,具体体现为固定封底盖的方法和底盖上的刻画图案。在西藏地区,佛像封底一般采取包底法,而在内地的宫廷和民间,佛像封底一般大多采用剁口法。
其他材质佛像的工艺也都有特点,不能尽述。了解了各种工艺的时代和地区特点,以及艺术表现,我们就可以作为辨伪的依据。如果一尊佛像工艺上符合传统技法,符合传统艺术表现,那我们就可以判定它是真品,否则就是仿品和赝品。
纹饰和铭文的辨伪
佛像上的纹饰和铭文,也是辨伪的重要依据。
佛像上的纹饰常见有各种植物纹、鸟兽纹和几何纹等,通过錾刻、镶嵌和铸造等不同的工艺表现出来。由于这些纹饰都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区特点,是不同时代和地域人们审美情趣的真实体现,所以它们对于鉴定佛像的时代、风格和真伪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般来讲,真品佛像上的纹饰自然流畅,与佛像的整体风格完全吻合,而仿制伪造佛像的纹饰多不自然,或呆滞僵板,或绵软无力,缺乏时代气息,二者区别十分明显,不难分辨。
佛像上刻铸铭文,历史上也十分盛行,而且十分普遍,在汉藏佛教造像上都很流行。从历史上看,铭刻内容有纪年、施资人或工匠姓名、造像目的等;形式有阴刻、范铸和镶嵌等;文字有汉文、藏文等;字体有楷书、隶书、篆书等。这些看起来比较复杂,但也很有规律性,都体现出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点。只要我们掌握了各时代、各地区佛像铭刻的内容、形式、书法风格、刻铭位置等,就不难从铭文上进行真伪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