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墨时用力过轻过重,太急太缓,墨汁皆必粗而不匀。用力过轻,速度太缓,浪费时间且墨浮;用力过重,速度过急,则墨粗而生沬,色亦无光。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指按推用力”,轻重有节,切莫太急。
浓度适中:
这里要先澄清一下,即使是董其昌的淡笔,也是用浓墨写的,差别是在蘸墨的多寡,而不是墨的浓淡。如果墨汁含水过多,笔一下到纸上便迅速扩散,形成一团团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墨团,怎么有笔画可言?但也别矫枉过正了,拿浓到像半凝果冻的墨来写字也是很可怕的。还需记得用洁白纸,以浓墨为佳,若用有色纸,则可以稍淡。
随磨随用:
用墨必需新磨,因墨汁若放置一日以上,胶与煤逐渐脱离,墨既乏光彩,又不能持久,故以宿墨作书,极易褪色。而市面上所售的现成墨汁,有些胶重滞笔,有些则浓度太低,落纸极易化开,防腐剂又多,易损笔锋,不宜采用。
储放匣内:
研墨完毕,即将墨取出,不可置放砚池,否则胶易黏着砚池,干后不易取下,且可防潮湿变软,两败俱伤。也不可以曝放阳光下,以免干燥。所以最好还是放在匣内,即可防湿,又避免阳光直射,不染尘,是最好方法。
▌墨断代的基本知识
由于墨不易保存,除了考古出土,流传至今的墨都是明清两代的,但墨的断代并不容易掌握。因为大多数墨上不署年款,而且,同一家墨店,往往是延续用同一个名号。另外,由于墨模的可重复性,一幅墨模可以跨代使用。这些,增添了断代的难度。但还是可以从如下几方面鉴别:
1 从外观看墨的年代
总体来说,明代,特别是程君房、方于鲁的墨,形制较大,墨形厚实,或方或圆,变化不大。清代的墨则墨形繁多,风格多变。
漆皮墨:漆皮墨兴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达到鼎盛。从表面看,明代的漆皮厚,清代浅。
漆边墨:明代的漆边墨四边都施之以漆,而清代的则在左右两边上漆。
漱金墨:明代和清早期的金色黄而厚,清晚期则黄中泛白而薄。
2 从纹样看制墨年代
纹样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的,同一种纹样在不同的时代其演变是有轨迹可寻的。如墨上经常出现的龙纹与螭纹,各个时期有不同的形态。如明晚期和清早期墨上的龙纹,龙发上冲,龙角较细长,龙须上翘,龙身较细。清中期以后,龙角及眉骨部粗壮,锯齿眉突出,龙须向下,龙身逐渐粗大。
3 从避讳看制墨年代
如康熙帝名玄烨,为避讳,遂改“玄”字为“元”或缺末笔作“玄”。由于“玄”即黑,与墨色同,故在墨上时常出现。如墨品有“九玄三极”、“玄元灵气”等;墨家则有叶玄卿、方澹玄等。因此,凡在墨上“玄”字不避讳的,为康熙以前的制品;改“玄”为“元”,或“玄”作缺笔者,为康熙以后作品。另外,道光帝名旻宁,制墨中心休宁为避讳,“宁”字改为“甯”或把“休宁”称作“休城”。为我们区分道光前后,提供了依据。
4 从书体看制墨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