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艺海趣闻   阅读:

  来源:美术报

  画角声中旧岁除,新年喜气满屠苏。

  阳和忽转冰霜后,元气更如天地初。

  晚色催诗归草梦,春光随笔上桃符。

  闭门贺客相过少,静对梅花自看书。

  《岁朝》一诗出自宋朝诗人真山明,较为形象地描写了古人正月初一“岁朝”的景象。

  清供是指在室内放置在案头供观赏的物品摆设,主要包括各种盆景、插花、时令水果、奇石、工艺品、古玩、精美文具等等,可以为厅堂、书斋增添文化气息。

  任伯年   岁朝图

  吴昌硕   岁朝清供图

  “岁朝清供”是好多画家笔下乐意表现的题材,比如任伯年、吴昌硕等等都偏爱画此。此类画作能够体现文人逸士的雅趣和情怀,也十分受普通大众的喜爱。到了现代,许多画家亦延续了这种喜好,他们在表现这些内容时并不单纯局限于旧时的岁朝清供,它的范围更加宽泛和广义,寓意也与时俱进,进而发展成一种四季皆宜对居所的美好装扮和显示自身别具一格的生活情趣。

  明中晚期   岁朝图卷   仇英(款)  94×176cm 

  绢本设色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中国古代,将正月初一称为“岁朝”。一些士绅雅客在此日喜欢将花卉、蔬果、文玩供于案前,以在寒风凛冽的严冬里显示生机盎然的春意,祈求新的一年里好运连连,平安吉祥,被称为“岁朝清供”。此俗始于唐朝。后来文人们便将摆在窗前几案上的物品描绘成画挂于墙上,意在祈福纳祥,此类画作被称为“岁朝图”,通常以静物画的面貌出现,采用的画法也是写生画法,形象逼真,内容也是冬天不易看到的花卉、果蔬为主,有的还配以贺岁诗词,通过画中物品的名称谐音、民俗寓意或历史掌故来表现一个美好的新年祝福。

  北宋  赵昌   岁朝图   绢本设色  103.8×51.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岁朝图》本是文人墨客玩的一种雅事。到了北宋时期,宋徽宗赵佶是一位书画大师,每逢春节将临,乃命宫廷画院的画师们描画冬季不能见到的花卉禽鸟,陈列宫中,以增添岁朝的春色和喜庆气氛。于是“岁朝图”便成为皇宫中“宠物”。

  北宋宫廷花鸟画家赵昌的《岁朝图》是流传至今最早的一幅,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竖轴,绢本设色,纵103.8厘米,横51.2厘米。画湖石、立石两座,前后左右茂密地穿插了梅花、水仙、茶花、长春花,以朱砂、白粉、胭脂、石绿画成,再用石青填底,色彩明丽,显得富丽堂皇。赵昌,字昌之,广汉(今属四川)人,生卒年不详。他专攻花卉草虫,早年师法滕昌祐。他注重观察写生,经常在清晨晓露未干时,在花园内绕栏谛视,手调彩色当场描绘,自号“写生赵昌”,其画形态逼真,敷色鲜艳,有“妙于傅色”的美誉,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名重一时。《岁朝图》构图特殊,没有留白,花团锦簇,铺天盖地,鲜艳热烈,极具装饰的效果,正适合宫廷挂壁。图左有“臣昌”款。诗塘有乾隆御笔题跋,其诗曰:

  “满幅轻绡荟众芳,岁朝首祚报韶光。朱红石绿出画院,写态传情惟赵昌。只以丽称弗论格,稡于多处若闻香。宣和好画非真好,迹涉竽吹热闹场。”

  明  朱见深   岁朝佳兆图  纸本设色  59.97×35.50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第八位皇帝宪宗朱见深也是一位画家,才思敏捷,善画神像、牡丹、金瓶、梅竹菊等。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岁首,35岁的朱见深面对内地灾情不断,边防威胁迭起,创作了一幅《岁朝佳兆图》,以表达祈祝“如意年年百事宜”的美好愿望。该画纸本设色,纵59.97cm,横35.50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画中钟馗面似锅底,须髯如虬,破帽蓝袍,双目圆睁,紧盯前方,右手持如意,左手扶在小鬼的肩头,尽管面目狰狞,形象丑陋,但神情威武严峻,气势凛然;身旁的小鬼双手高举着托盘,盘内放着柏枝和柿子,寓意“百事如意”;画的左上方飞舞的蝙蝠,可视为“福来”和“福从天降”的佳兆象征。此图为朱见深传世人物画佳作之一,画法老练,布局谋篇极见巧思,画中人物造型生动夸张,颇有动感,五官造型准确,眉目须发均以细笔勾描,面部以淡彩晕染出凹凸,眼目极其传神,线条简劲流畅,衣纹的勾描顿挫有力,设色淡雅,笔墨精到,反映了这位皇帝画家的娴熟技能及其独特的艺术追求。画幅右上方有朱见深御题“柏柿如意”诗一首:“一脉春回暖气随,风云万里值明时。画图今日来佳兆,如意年年百事宜。”

  清代   爱新觉罗·弘历  庚辰岁朝图   90×50cm

  到了清代,宫廷中盛行“岁朝图”,每逢新春,御用画师们要按时呈献岁朝佳作,以供宫室春节点缀之需。擅长绘画的皇亲贵胄、朝廷词臣们也以这种形式向皇帝恭贺新禧,甚至皇帝本人也亲绘“岁朝图”,表达新年的喜悦和祝福,一向酷爱书画的乾隆皇帝就善于画此图,收藏在清宫中的御笔“岁朝图”达数十幅之多。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49岁的弘历画了一幅《庚辰岁朝图》,纵90cm,横50cm。画面为一块耸立的奇石和盛开的水仙花,生机勃勃,似有暗香袭来。此图为墨笔,运用西洋画法,明暗立体效果明显。诗塘上题“韶华”二字。自题诗文:

  “腊半发青阳,晓春萃百祥,十干周复始,又庆值金穰。东陆延禧肇,西师告武成,南端双凤阙,北拱万年清。噜斯讷黙会文同,测景详求昏旦中,从此凹睛凸鼻軰,一齐受吏验东风。” 

  清代   郎世宁  乾隆帝岁朝行乐图 

  绢本设色  305.5×20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宫中的外籍画家郎世宁是绘制《岁朝图》的高手,他在传统中国画中融入了西画的元素。有时皇帝还会下旨点将,令其于腊月二十五日之前完成《岁朝图》的绘制。如郎世宁等合绘的《乾隆帝岁朝行乐图》,则是描绘辞旧迎新的庆贺祝拜场景的“岁朝图”,表现了乾隆皇帝在新年与子女团聚玩乐的情景。该作绢本设色,纵305.5厘米,横206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画中后宫内宫灯高悬,松柏挺拔,修竹茂密,梅花盛开,庭院敞轩的柱上贴着春联,乾隆帝面目慈祥,手持如意端坐廊下,子女和宫人分立两侧,有的端来了寿桃,有的燃放鞭炮……体现了皇宫里过大年喜庆祥和的热烈气氛,表现了乾隆帝身为人父的温情爱意,以及与诸皇子之间的融融亲情。

  齐白石  新喜   纸本设色   88.13×48.1cm

  现代绘画大师齐白石将宫殿庙堂中的“岁朝图”挂到了寻常百姓之家。齐白石出生于农家,早年干木工,后以卖画为生。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画接地气,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纯朴的农民意识和天真浪漫的童心。他笔下的“岁朝图”增添了泥土味和民俗特色,接近生活,接近民众。画中除了代表吉祥富贵的玉兰、牡丹、海棠等花卉外,还加入了红灯笼、红柿子、红对联、红鞭炮、酒壶、酒杯等民间用品,表示大年新春的到来。白石老人画有很多“岁朝图”,但题款“新喜”者甚寡,这幅《新喜》图为白石老人93岁所作。此画纸本,设色,立轴,纵88.1厘米,横48.1厘米,在白石老人的多个版本的画集中均有著录。此画构图平实,一个普通的花瓶中插着几枝怒放的红梅,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作为传春报喜、吉庆的象征,从古至今一直被中国人视为吉祥之物,梅花的五片花瓣喻指“五福”。五个红彤彤的柿子,看似随意排列,实则错落有致。花瓶寓意“平安”,柿子寓意“事事”,红梅寓意“喜庆”,三件物品组合于一画之内,有“事事平安喜庆”吉祥之意。花瓶旁摆着一把酒壶,其上有朵朵祥云和飞翔的龙,两只酒杯在红柿两侧,一挂褐赭色的鞭炮,斜斜指向画面左下角,增添了节日气氛,令人想起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诗句。整幅画的主色调为红色,呈现热烈、喜庆的气氛,洋溢着一股温暖的情调,就连“甑屋”印也是朱红色,可见白石老人的喜悦之情和新年祝福之真诚。图中的花瓶、梅枝、酒壶、酒杯与鞭炮均用粗笔勾勒,梅花瓣与柿子则为没骨法,两种画法结合巧妙,使线条与块面、色彩与水墨、骨力与韵致相得益彰,浑然天成。白石老人凭借自己高超的笔情墨韵,以独特的经历、性格、感觉、趣味和文化背景所形成的笔墨语言,赋予作品质朴而热情的生命力。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


上一篇:惺惺相惜:张仃与李骆公

下一篇:徐悲鸿画猫调侃徐志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