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艺术观察与视点   阅读:

  此题属于谢安故实题材。《世说新语·雅量第六》“谢太傅盘桓东山时”条注引《中兴书》云:“安先居会稽,与支道林、王羲之、许询共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谈说属文,未尝有处世意也。” 记述了谢安隐居东山时与同在会稽周边寓居的支道林、王羲之、许询共处同游,《东山图》(或《山阴图》)就是对这一故实的图绘。李公麟此图曾被当时文人广为传赞,周密《云烟过眼录》载李伯时《山阴图》云:

  许玄度、王逸少、谢安石、支道林四像,并题小字,是米老书。缝有睿思阁小玺,并米印,上题:“南舒李伯时为襄阳米元章作。”下用公麟小印,甚奇,尾有绍兴小玺。跋尾云:米元章与伯时说:“许玄度、王逸少、谢安石、支道林,当时同游适于山阴,南唐顾闳中遂画为《山阴图》,三吴老僧宝之,莫肯传借。”伯时率然弄笔,随元章所说,想象作此,潇洒有山阴放浪之思。元丰壬戌正月二十五日与何益之、李公择、魏季通同观,李琮记。壬戌正月过山阴,伯时作,迥若神明,顿还旧观。襄阳米芾《山阴图》,长沙作,一幅轻绡三尺阔,百岁丹青半尘脱。谁将光景写吴绫?神采森然动毫末。临卷叹张芝,落笔入妙思。舒眉映朗目,白玉无泥滓。堂堂伟且长,想见坦腹姿。山阴道士,鹤目龟趺多秀气;右军将军,萧散精神一片云;东山太傅,落落龙骧兼虎步;潦倒支公,穷骨零丁少道风。仲殊述。伯时为元章作《山阴图》,神情迈往,令人顾接不暇,今归希文家。宣和六年十二月十八日,子楚、师正同观。

  可知此题南唐顾闳中曾绘,该图已不传世,李公麟是根据米芾的口述而提笔画成,遂赠予米芾。另《佩文斋书画谱》卷八三录《石林建康录》“宋李公麟《东山图》”云:

  龙眠李伯时画许玄度、王逸少、谢安石、支道林四人像,作《东山图》。玄度超然万物之表,见于眉睫;逸少藏手袖间徐行,若有所观;安石肤腴秀泽,着屐反首,与道林语;道林羸然出其后,引手如相酬酢,皆得其意于俯仰走趋之间。笔墨间远,妙绝一时。

  这两段文字将此图中四人的形象、动作、神情等描述得活灵活现,尤其是后者,对四位名士的细微姿态和肢体动作都作了详尽的解说。李公麟后,李唐也画过《山阴图》,唐寅有仿李唐之作。这些图皆不得见。

  傅抱石作此题8帧,自言根据叶梦得《石林建康录》而来。笔者以为,此题也是他研读《佩文斋书画谱》所获。叶梦得《建康集》中确有《东山图赞》一文,《佩文斋书画谱》所记是对这段原文的摘录。另,《佩文斋书画谱》所引“《石林建康录》”这一书名本不存在,实为“《建康集》”,纯属讹误,而傅氏自述中亦称“《石林建康录》”,可见他完全是从《佩文斋书画谱》中沿袭而来,故有此推断。他依照《佩文斋书画谱》所记李公麟图绘制,将图中人物形貌、神情、姿态与文字细节一一比对,几乎不差分毫。(图6)

  傅抱石《 山阴道上》 轴 绢本 设色  1947年 南京博物院藏

  之后,此画题又被他重新命名为“山阴道上”,语出《世说新语·言语第二》中的两则记载:

  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王子敬曰:“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 

  这一画题名称的变化也从侧面印证了傅抱石对六朝故实与人物的熟知和通融,沉浸着他对中国早期山水画研究的心得以及对这一时期历史、文化的热忱。若不知晓这一画题本事的来源和演化,易将“山阴道上”一语误解,如黄苗子就称此题出自《世说新语》中王子敬的故事,乃典型的望文生义之误,同时把画题内涵简单化了。

  3、《觅句图》

  此题是林和靖故实。《佩文斋书画谱》卷八四录《后村集》“宋马和之《觅句图》”云: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


上一篇:边吼边写的“吼书” 到底是艺术还是丑书|书法|艺术

下一篇:遇见李叔同是丰子恺一生最重要的事|丰子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