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走进一间博物馆,面对一幅画时,会觉得比较容易看,容易懂,而如果面前是一幅书法作品,要看明白好像就要难一些,似乎除了直觉的喜好,便没有其他的判断依据了。大多数人在初学写字的时候,都会问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看懂一张字?
懂得欣赏是我们学习书法的一个重要的需求,但它不是一件简单或有着绝对标准的事情。
美学属于哲学范畴,是一种学问体系。审美虽然有很多的可能,但依然有路可循,一方面我们要多看多了解,相关的积累多了,就比较容易明白,否则很难凭空找到一个立足点。另外一方面,我们需要注意到,这个“看懂”不只是眼睛层面的“看到”,从作品外部呈现的形态到内里蕴含的抽象意义都是我们需要触及的,且这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随着人的成长和变化,我们能“看”到的东西也在变化和扩展着。
如何读懂一幅书法作品?我想试着以我的经验来作答。虽然书法的种种内蕴实为一体,但在认识上仍然可以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就以一个四层的蛋糕来做比吧,组成它的四个最基本的要素,从最广泛的基础到最精尖处,可划分为人文、传统、艺术、技巧。
第一层:人文
2019 年的春天,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做了一个以颜真卿为主题的书法特展,展出了《祭侄文稿》真迹和其他很多重要的书法作品。展览引起了很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对普通人来说,《祭侄文稿》是一件相对陌生的作品。不知道有多少人对此中的渊源、故事,以及这幅字本身的技法、特点有所了解。在我的经验里,这次展览之前,同级别的作品中,大众更为熟悉的是《兰亭序》, 对于《祭侄文稿》的了解则很有限。在那次展览上,与《祭侄文稿》同时展出的好作品还有很多,比如怀素的《自叙帖》,智永的《千字文》,它们都是书法史上的经典,也是难得一遇的学习范本,但欣赏的人却不多,而《祭侄文稿》前却围着散不去的人。
(请手机横屏观看↓)
祭侄文稿看着那么多专程而来的人,我感到很震撼,不禁想是什么力量让大家走进博物馆?是什么力量让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看这幅《祭侄文稿》呢?
不得不说,这其中有一种“看热闹”的心理。在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下,大部分来客应该都是因着这帖背后的故事,以及它的难得一见而来。如果真的有心多了解,那么即便对书法、对这幅字本身欠缺认知,在知道了安史之乱的背景,知道了颜真卿的事迹之后,以同理心设身处地去想,也很难不为其中的精神与情感所触动。再者,便是因为这难得一见的真迹展出,大家有了一种也许“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去”,但也“不知道为什么不去”的状态,就好像“打卡”,无论如何,先看为敬。
这么说毫无贬义。艺术有门槛,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出于本能地感受到美,但大多数人都不在专业领域中,并不精通,由此便带来了一个问题——是什么让博物馆里的参观者络绎不绝呢?是什么让来到北京的外国人惦念着 长城,让我们去炎热的暹粒看吴哥窟、去大英博物馆看木乃伊,让那么多不曾学习书法的人想亲眼看看《祭侄文稿》?
(请手机横屏观看↓)
《兰亭序》我想,我们看得到的不一定是这些存在的艺术价值,不是书法作品的笔法和其中蕴含的美学。吸引我们的最底层的原因,是这些留存本身及其背后的事件。它们作为一个个样本,承载了那些曾经发生过的具体的事件,我们无法追上过去的时光或令旧日重现,但这些样本却是过去最真实的载体,代表着人类文明的渊源、我们的来处。它们证明了时间中曾发生过的那些事情,令我们觉得自己与它们之间有所关联,因而充满了好奇,被吸引着,想要去亲近。
这是书法欣赏门槛最低的部分,不需要专业知识,甚至不需要感受到美,仅来自一种天然的好奇与关心。这样的需求也可以无关时代、民族、国别,而只是来自人类所共有的对自身历史与来路的关切探求之心。如果说我们可以将知而不解的观看比喻为“看热闹”,那么这也恰是一种最普遍的吸引法则,是“艺术”这件事最广泛的基础。
上一篇:因蜜寻花——叶恭绰谈书法|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