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书画艺术知识   阅读:

  来源:北京画院

  文/黄苗子

  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都住在北京东城,我有机会常常去看望叶恭绰(誉虎、遐庵)先生,得以畅聆他老人家对于文史、诗词、考证等各方面的渊博议论。由于他又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对于书法,有他独特的造诣和见解,因此,更获得不少的教益。林彪、“四人帮”的文化扫荡时期,叶恭绰先生以87岁高龄,忧愤病卒,等到我获得自由之后,他老人家中山陵畔万树梅花的归骨处,已是“墓木已拱”了。

  叶恭绰(公元1881—1968年),广东番禺人。在过去时代曾任过北洋政府的交通总长和孙中山先生的大本营财政部部长等职务。1941年,他因拒绝和侵华日寇合作,避居香港,开始以卖字为生。他69岁那年,因眷恋久别的故都,从香港回到北京。叶恭绰的一生,除在交通建设卓具功绩外,更关心我国文化事业,在保护、收藏、整理我国文物遗产,搜集、刊行珍、善本书籍及近代诗文集,以及诗词书画方面的创作,都有不少的贡献。

  叶恭绰的书法,一反清代“馆阁体”(为应付科举考试而追求呆滞工整的一种书体,这种体裁,成为清代读书人的主要书风)的潮流,是从清代的“正统”书法中解放出来的。他认为:

  书法以韵趣气势为主,清代白折大卷盛而书法亡,必须脱出羁绊,不为近三百年八股性之字学所笼罩,方可以本言书法。

  ——《叶遐庵先生年谱》

  所以他的书法气魄沉雄,丰姿挺劲,一扫清代以来的呆滞衰弱风气。叶氏在家庭的熏染和自己的努力下,青年时代就奠下了良好的书法基本功;中年以后,由于多见古代名家的真迹,经过探索临摹,对于用笔运腕等方法,有湛精的体会,便卓然成家,那时爱书法的人也就纷纷向他求教。六七十岁以后,更是得心应手,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特别是二尺以上的大字,写得神采飞扬,气势饱满,一直到八十多岁,写小字还是手不发抖,通篇精力充沛,结构浑成,这是很难得的。 

  叶恭绰 兰花 纸本设色

  纵25厘米 横25厘米 北京画院藏

  叶恭绰的书法,吸收了古代许多书家的特长,但是却完全不执着于某一家的形似,由于他能够融会各家之长,而自成一格,所以很难指出他的风格是从哪一家来或是接近于哪一派。但大体上他早年是从颜真卿入手,很讲究笔力和谨严的结构;后来对赵孟的《胆巴碑》临摹揣摩得很深,每个字的笔法多是从赵孟得来,但是却汰去了一般赵书的姿媚甜熟,一变而为挺拔刚劲。同时,在字体的结构方面,他又参以褚遂良的《阴符经》,在谨严中力求自然变化,往往出现“险笔”,使人看了觉得绰约多姿,很有韵味。启功先生论叶先生书,说他:“天骨开张,盈寸之字,有寻丈之势,谢非出于异禀,不可得也。”

  叶恭绰说:书法应当以篆、隶为根本。他认为学书应以出土木简,汉、魏、南北朝石刻和晋、唐人写经为基础。他主张写碑,而不粉成临帖。我体会他的意思是,毛笔写字本来就易软弱,再临摹古人手写的帖,就愈易萎靡。碑经过刀刻在石头上,字体刚劲,临摹时骨架挺拔,便于初学,这原是清代嘉庆、道光(19世纪初)以后流行的“崇碑黜帖”的说法。他认为我国中世纪的宋、元两代,会篆、隶的人不多,所以字帖一时盛行,其实都只是王羲之一家的统绪,道路是狭窄的。等到明朝中叶以后,研习金石的风气逐渐开始,明末的王铎、张瑞图、傅山这些人出来,就大大地突破书法的旧框框,他们中的高手,能够和沿袭宋、元正统的董其昌争一席地。清康熙帝崇尚董体,成为风气,到了乾隆时代,终于形成每况愈下的情况,因此包世臣、邓石如这些书法家出来,崇碑之说大昌,董其昌的流派才逐渐失去势力,书法才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叶恭绰认为这和当时经学之提倡今文家,词学推尊五代、北宋,同是学术上“穷则思变”的表现。其后何绍基、李文田、赵之谦、康有为、吴昌硕、沈曾植、曾熙这一代书法家出来,便开始打破科举考试中大卷白折书体的桎梏。他认为王铎、傅青主等人,浑劲遒丽,上追汉代,大体上融合隶书和楷法,别具风格。明代的赵宦光等,提倡行草式的篆隶,当时人觉得是怪事,其实这些人正是开创近代书法风气的前驱。这些看法,包世臣、康有为专论书法的《艺舟双楫》和《广艺舟双楫》虽然提到,但没有叶氏的明确透彻。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


上一篇:一看便知,齐白石早、晚期八哥就这区别|齐白石|八哥|花鸟

下一篇:怎样才能看懂一张字?|书法|林曦|兰亭序


  相关推荐